肠道微生态网

FMT菌株移植

flyyl201

  菌株移植是微生物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操作,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一、定义

  菌株移植是指将一种微生物菌株从其原来的生长环境(如一个培养皿、一个发酵罐或者自然环境中的特定位置)转移到一个新的生长环境中的过程。这个新环境可以是另一种类型的培养基,也可以是用于扩大培养、保存或者进行特定实验的容器等。

  二、目的

  扩大培养

  当需要大量的某种微生物用于工业生产(如生产抗生素的细菌、用于酿酒的酵母菌等)时,就需要将菌株从一个较小的初始培养物移植到更大体积的培养基中进行繁殖。例如,在生产青霉素的过程中,首先在实验室的小培养皿中培养出能产生青霉素的青霉菌株,然后将其移植到大型发酵罐中的培养基里,让青霉菌大量繁殖并产生青霉素。

  菌种保存

  把菌株移植到合适的保存培养基或环境中,能够延长菌株的存活时间。例如,将一些对科学研究有重要价值的细菌菌株移植到含有甘油等保护剂的低温保存管中,然后放置在 - 80℃的超低温冰箱中,这样可以使菌株的生理活动减缓,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其活性和特性。

  研究需要

  科学家可能需要将菌株移植到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上,观察其生长特性、代谢变化等。比如,研究人员想了解某种乳酸菌在不同碳源(如葡萄糖、乳糖)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和产酸情况,就会把乳酸菌菌株分别移植到含有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对比实验。

  三、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

  器械消毒:使用的接种针、接种环、移液枪头等工具需要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一般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法,即将器械放置在灭菌锅中,在 121℃、1.05 - 1.10kg/cm² 的压力下灭菌 15 - 20 分钟,以杀死可能存在的其他微生物,避免污染。

  培养基准备:根据菌株的需求配制合适的培养基,如培养细菌常用的 LB 培养基(含有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氯化钠),培养真菌常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培养基也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以保证为菌株提供一个无菌的生长环境。

  菌株移植过程

  固体培养基之间的移植(以接种环为例):

  首先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进行灭菌。冷却后,轻轻挑取含有目标菌株的少量菌落(如果是从液体培养基中移植,可以用灭菌后的移液枪吸取适量菌液)。然后将接种环迅速转移到新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用接种环在平板表面轻轻地划线,将菌株均匀地分布在培养基表面。划线的方式有多种,如分区划线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菌株在平板上逐渐稀释,形成单个菌落,便于后续的分离和纯化。

  液体培养基之间的移植(以移液枪为例):

  对移液枪进行灭菌处理(一般是更换新的无菌枪头),然后从含有菌株的原始液体培养基中吸取一定体积(如 1ml)的菌液,缓慢地注入到新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注入过程中要避免菌液溅出,同时要注意保持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四、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至关重要

  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杂菌污染,使移植后的菌株不纯,影响实验结果或者生产质量。例如,在打开培养皿或试管盖时,动作要迅速,并且尽量避免在开口状态下让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环境条件控制

  不同菌株对温度、光照、氧气等环境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在移植后,要将菌株放置在合适的培养箱或者生长环境中。例如,嗜热菌需要在高温环境(如 50 - 70℃)下培养,而厌氧菌则需要在无氧或低氧的环境中生长,如在装有厌氧袋或者在厌氧培养箱中培养。

  市场上,说的更多的是菌群移植或者粪菌移植,反而菌株移植,大家说得很少。

标签: FMT 菌株移植

发表评论 (已有条评论)

  • 评论列表